當前位置:首頁 > 走進三門峽> 民生三門峽> 交通

交通

發布時間:2022-04-20??? 文章來源:三門峽市政府

三門峽市地處河南省西部,介于北緯33°31′24″~35°05′48″、東經110°21′42″~112°01′24″,位于豫晉陜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,東北接洛陽市新安縣、東臨洛陽市宜陽縣和洛寧縣;東南鄰壤洛陽市欒川縣;南同南陽市西峽縣為鄰;西南與陜西省商洛地區洛南縣、丹鳳縣、商南縣相連;西和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共界;北隔黃河和山西省運城地區芮城縣、平陸縣、夏縣、垣曲縣相望。

三門峽市東西橫距153公里,南北寬132公里,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。處于秦嶺山脈東延與伏牛山、熊耳山、崤山交匯地帶,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間。地貌以山地、丘陵和黃土塬為主,山區面積5750平方公里,丘陵面積3777平方公里,川原面積969平方公里,分別占總面積的54.8%、36%和9.2%。三門峽市地形多樣,地形有五山四陵一分川”之稱。海拔2413.8米的小秦嶺老鴉岔垴峰是河南省最高峰,現在老鴉岔腦山區已經開辟為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。三門峽市區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,三面臨水,形似半島,素有"四面環山三面水"之稱。

氣象:三門峽市地處中緯度內陸區,除盧氏縣熊耳山以南低山丘陵區為亞熱帶氣候外,全市大部分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干旱氣候。四季分明,春秋短而冬夏長;冬季氣候干冷、雨雪稀少;春季氣候逐漸變暖,雨量、溫度同步上升;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,由于其位置不同,形成炎熱干旱、濕熱干旱和雨澇三種不同氣候;秋季氣候逐漸變涼,降水減少。全市年平均氣溫12.914.4,1最冷,平均氣溫-0.80.1,7最熱,平均氣溫25.227.0;年降水量為539.0~620.6毫米,夏季(6至8月)降水最多,占全年降水量的49%~54%;年日照時數為1975.0~2171.9小時。(據1991年~2020年近30年氣象資料統計

水利:三門峽市因水而生,因水而厚重,轄區內河流河溪較多,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條,分屬黃河、長江兩大水系。黃河流域面積9376平方公里,占全市總面積的89.3%,黃河干流陜西省潼關縣東入靈寶市境,流經靈寶市、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陜州區、經濟技術開發區、湖濱區、澠池縣6個縣(市、區)的16個鄉鎮,全長206公里,歷史上最大洪峰流量達每秒3.6萬立方米(1843年)。長江水系主要是盧氏縣南部和東南部的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,流域面積1120平方公里,占總面積的10.7%。除黃河外,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條,其中,靈寶市境內11條,陜州區境內5條,澠池縣境內3條,盧氏縣境內14條。

?

亚洲欧美综合精品